附註:
本文方案需配合Jodoo API 和 Webhook 使用,點擊聯係銷售團隊。
都在說 API,API 到底是什麼?對於很多非IT人士而言,API ≈ 聽不懂。但即使你是非IT人員,多瞭解一點 API,或許能給你節約不少成本。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類似 API 的場景,比如:
電腦需要調用手機裏面的資訊,這時候你會拿一根資料線將電腦手機連接起來,電腦和手機上連接資料線的API就是傳說中的 API。
但比喻到底是比喻,並非本質,想要真正理解 API,還得老老實實去理解 API 的使用場景。
先來一段按慣例放上、但可跳過不看的百科介紹:
API,英文全稱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翻譯為“應用程式編程API”。是一些預先定義的函數,目的是提供應用程式與開發人員基於某軟體或硬件得以造訪一組例程的能力,而又無需造訪源碼,或理解內部工作機制的細節。——百度百科
我們不妨把 API 的誕生過程用一個小故事展示出來:
研發人員 A 開發了軟體 A,研發人員 B 正在研發軟體 B。
有一天,研發人員 B 想要調用軟體 A 的部分功能來用,但是他又不想從頭看一遍軟體 A 的源碼和功能實現過程,怎麼辦呢?
研發人員A想了一個好主意:我把軟體 A 裏你需要的功能打包好,寫成一個函數;你按照我說的流程,把這個函數放在軟體 B 裏,就能直接用我的功能了!
其中,API 就是研發人員A說的那個函數。
那麼 API 在實際工作中是如何使用的呢?
這裡借一下我們的客戶案例(此處感謝國銀通寶的大資料總監鄭斌先生友情給我們提供素材):
大家所在的企業應該用過一些辦公軟體,比如在國銀通寶,他們的辦公軟體主要是用於管理倉庫貨物的 ERP 軟體,但是這個 ERP 系統卻不支援手機回報銷。
Jodoo則是一個支援企業搭建個人化應用的平台,國銀通寶可以在Jodoo上直接搭建一個報銷管理系統。但是總不可能報銷系統在Jodoo上,貨物管理在 ERP 系統上。
此時 API API就派上了大用場,透過Jodoo開放的 API API,國銀通寶把Jodoo和 ERP 系統的功能對接起來,相當於用兩個軟體的功能,但資料又是徹底打通的。
到這裡,大家對 API 的含義應該有所瞭解,但對接 API 的過程對於非IT人員而言,卻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其中涉及到伺服器搭建等問題,所以一般我們都比較希望使用 API 的企業有資訊部門。
不過近期我們發現了一個國外軟體 zapier,透過這個整合 Slack、Trello、Excel、Gmail 等 1000+ 知名軟體的平台上,對接 API 的過程被極大程度地簡化了。同樣的例子,如果說 API 是電腦和手機上的API,那麼 zapier 就相當於一根標準的安卓資料線。
透過 zapier 可以將很多常見的軟體對接起來,產生新的功能。如果你有一個啟用了 API 的Jodoo帳號,那麼就能將Jodoo和 slack、trello 這些知名軟體對接起來。比如以下就是一個將Jodoo和 Gmail 透過 zapier 對接的場景:
原本的Jodoo表單使用模式:使用者打開連結,在表單中錄入資料,送出完事。
現在對接了 Gmail 功能後:使用者打開連結,在表單中錄入資料和信箱地址,送出後,自己信箱將會收到一封郵件。